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快讯 > 职讯 >

事业编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2024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来源:高校网 | 发布时间:2024-06-18 14:54:29 |  访问:59

为加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桂林市本级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党校实际及工作需要,中共桂林市委党校2024年拟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

一、党校简介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桂林市行政学院、桂林市社会主义学院、桂林市团校)是桂林市委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桂林市培训、轮训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广泛开展对外联合办学和干部培训,是桂林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培训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校园位于风景优美的桂林市万福旅游休闲度假区中心区域,占地面积186亩,办学设施和功能齐全。现有在职教职工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高级职称14人,具备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发展前景广阔。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恪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以建设一流市级党校为目标,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着力打造三大基地(面向全国的党性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教学研究基地和面向东盟国家的干部交流培训基地),六大品牌(红色文化、清廉教育、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历史文化教学品牌)和一个党校智库。

二、拟引进教学科研人员4名

职位代码引进人数专业要求学历学位年龄其他要求
0092哲学类,政治学类,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经济学类,民族学类,中国汉语言文学及文秘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硕士及以上硕士要求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博士要求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调整干部队伍结构需要,该岗位适合男性;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本科、研究生方向基本一致;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0102哲学类,政治学类,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经济学类,民族学类,中国汉语言文学及文秘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硕士及以上硕士要求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博士要求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该岗位适合女性;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本科、研究生方向基本一致;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注:硕士研究生专业参考《广西壮族自治区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分类指导目录(2024年版)》

三、报名资格及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其中,2024年应届毕业生须于20248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他报名人员均须于617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港澳台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须于617日前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所学专业与拟引进专业相同或相近且符合职位条件要求方可报名(由引进单位主管部门进行核定);

(七)报名年龄:18周岁以上,硕士研究生35周岁以下(19886172006617之间出生),博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19836172006617之间出生),具有参军入伍经历人员相应放宽两岁。

各级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编人员报名,须取得所在工作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报名。一经聘用,若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因不同意报名拒绝办理相关手续所产生的后果,由报名人员自行承担。

现役军人、未满服务期(含试用期)工作人员、原为在职在编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宜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名。

四、引进流程

(一)发布公告

在桂林人才网、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全国相关招聘信息网、各大院校及高校媒体网站公开发布人才引进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本次人才引进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每人只允许报一个岗位。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凡符合引进条件和岗位要求的应往届毕业生,可对照《2024年桂林市本级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职位计划表》(附件1),下载填写报名登记表(附件2)、个人经历业绩自评表(附件3),并于20246241700前将报名登记表扫描件、个人经历业绩自评表等个人相关资料发送至职位计划表相应职位对应的邮箱。邮件名称为:报名人员姓名+引进单位+职位代码+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报名结束后,由引进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审查贯穿人才引进全过程,在任何环节中发现报名人员有违规违纪、提供虚假信息、不符合引进条件、违反引进程序要求等情况的,一律取消引进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报名人员注意核对专业要求,专业请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分类指导目录(2024年版)》(附件4)。

引进职位要求的专业、学历等资格条件方面的问题,由引进单位负责解释。

报名时间起止时间:自20246170800起,至20246241700止。

(三)择优遴选

采用“评价+面谈+面试”的方式择优遴选。

1.考生自评、单位复核。

考生如实填写个人经历业绩自评表(附件3),按照相关内容自评得分,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由各主管单位复核,复核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进入面谈。

2.资格复审。

面谈前,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对入围面谈的人员进行现场资格复审。报名人员应提供报名申请材料(附件4)的原件。2024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面谈资格复审阶段无法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的,可提供毕业学校盖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原则上,2024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的截止时间为2024831,逾期将视为放弃聘用资格。

3.面谈。

进入面谈的人员须携带本人有效期内身份证、报名登记表参加面谈,面谈主要测评人才的沟通交流能力、岗位匹配程度、专业能力素养、职业价值取向等。面谈成绩在当天本考场面谈结束后公布。面谈结束后,按照同一岗位引进计划数16比例,依据面谈合格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确定进入面试人员,比例内末位报名人员出现面谈成绩并列时,同时确定为面试入围人选。同一岗位,符合进入面谈资格人数未超过16的,该岗位无需组织面谈,直接进行面试。面谈结果不带入面试环节。

已取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不参加面谈,直接进入面试,不占引进岗位的面试比率。

面谈时间、地点:初定于20246月底至7月初,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面试。

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开展,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政策理论、思维逻辑、语言表达、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面试时间、地点和要求届时详见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的面试公告。进入面试环节的报名人员,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详见面试通知书)参加面试,否则视作自动放弃。

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者为合格,成绩低于60分的不列入体检、考察对象。面试成绩在当天本考场面试结束后公布。

面试时间、地点:初定于20247月中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体检

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体检,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引进计划的11比例确定体检对象。体检时间视情况定于面试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规定,统一在桂林市进行体检。

(五)考察

考察工作参照公务员录用考察进行,由引进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拟录用职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遵纪守法、诚信记录、学习和工作表现、志愿服务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

(六)公示及聘用

根据面试、体检、考察等情况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并在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办理相关聘用手续。对公示期反映有影响聘用问题的,由引进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查实,经核查属实,不得聘用。受聘人员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确定岗位;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优惠政策

正式聘用后,除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外,还可以享受桂林市相应高层次人才待遇。详见《2024年桂林市本级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有意愿到我校参加面谈的,由我校安排食宿。

六、报名时间和信息发布地址

(一)报名时间

20246170800起,至20246241700止。

(二)信息发布地址

2024年桂林市本级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地址: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https://rsj.guilin.gov.cn/xwzx/tzgg/202406/t20240614_2704557.html

七、咨询电话及邮箱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组织人事科0773-7792302,刘老师13768910902

邮箱:gldxhr@guilin.gov.cn

附件下载

附件1:2024年桂林市本级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职位计划表.xls

附件2:2024年桂林市本级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登记表.doc

附件3:个人经历业绩自评表.docx

附件4:报名和资格复审材料清单.docx

附件5:广西壮族自治区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分类指导目录(2024年版).xlsx

附件6: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xls

附件7: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1000所名单.xls

推荐:更多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高校小招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